哲嘉说老树:在老树画画里 遇见你心中的桃源

~老树群主说老树 (完整版)


文/哲嘉


知道老树画画是从微信上他的那些活灵活现的小画和亦正亦谐的小诗开始的。


记得见到老树的第一张小画是这样的:高高远远的天上, 一弯残月,远山寂寂, 江水浩浩, 一位着长杉顶礼帽的先生孤单单闲坐在水岸边斜枝上。画的简洁, 却布局简约, 线条灵动, 意境空灵, 栩栩如生。配的词儿是记不太真切了。只记是首上口简致的小诗。几分打油, 几分调侃, 有些禅意, 诚恳率真。有意思的是主人公貌似没有面目, 可却不知怎滴就明明感觉出神态表情来,煞是有趣儿。这画这诗、此人此景, 带着几分仙气儿,不知怎么竟款款滴勾起梦中似曾相识的感觉,从此便开始关注老树。


巧的是日后见到老树本人,幸获老树赠书《在江湖》。在书的扉页上, 老树特勾一小画, 所画的居然和笔者所见的第一张树画相契合,也是奇事。


很多人说老树的画好玩。的确, 老树画中这位长杉礼帽的仙儿般人物, 就这么随随意意悠悠荡荡地出现在山水间、水岸旁、乱花里、小船上、独树下、斗室内。这人干着各种各样有趣儿的事儿:拿花、抱鱼、饮酒、品茗、会友、摘菜、荡树、爬梯、作梦、发呆。


看着这些小画心里就自然清净下来,还附带有那么点儿抓心思钩心事的感觉,让人忍俊不住的还想再看,非常的有味道。


时常,这画会配上几句或雅或俗、时古时今的话外音。这些配诗或在画里或在画外,说出苦辣酸甜各种感触和纠结。下面列举一些。


有平平淡淡波澜不惊的:


“一室閒靜,燒水沏茶。與貓相伴,不知說啥。”



有日子里小小的欢喜:

“週末蒙頭大睡,感覺無比美好。窗前風翻古卷,門外雨打芭蕉。”



有吃货的快乐:

“花前但偎红粉,霜后且拔白菜。温酒吃着火锅,大风吹在窗外”


有换了角度看事情的:

“土豆已经发芽,不能炒菜下饭。那有什么要紧?可以当作花看。”


有暗自排解的:

“世间无非过云楼,何事值得你犯愁?荣辱得失算什么,此生只向花低头。”


间或也说说世事:

“高铁飞驰南北,出门看看江山。可怜无处清静,遍地都是狼烟。”


也有说说苦恼纠结的:

“有时百般苦恼,真想死掉拉倒。折腾半天睡去,醒来不想死了。”


也有一时撒娇的:

“假后又得上班,无非就是瞎忙。真想就地下岗,天天赖在大床。”


偶尔也发牢骚:

“你扯你的情懷,我種我的青菜。活著都不容易,裝逼也是能耐。”


抖抖“皮袍”里的那点儿“小”:
“有时特恨一人,就想把他干掉。过后重新想起,自己真是可笑。”


有低潮时的迷惘:

“有时觉得自己,走到天地尽头。活着如何继续,似乎没了理由。“


有凡夫的小小贪心:

“午後風日晴妍,獨自躺在山間。下做了一夢,夢裡拼命數錢。”


也有俗子的食色情欲:

“但看春宫画,时写花柳词。”


最痛快传神的是这句骂娘名句:

“溪水一旁,住两间房,拥几册书,有些余粮。青山在远,秋风欲狂。世间破事,去他个娘。”


听罢骂娘,再读读这吟风弄月,清雅感怀的:

“春深一室闲静, 水远两岸清平。花开花落总关情。心起梦中念, 舟往云里行。读书半卷读罢, 有人弄萧长亭。但闻呜咽不知名。风烟总寂寞, 乱红自飘零。”


还有关于希望的:

“遠方有光,有人歌唱。我們駐足聆聽,明了所去的方向。”


有一时间的感悟:

 “ 三十年江湖游走,见各等人物,做诸般事情,看明白,也就几碗米饭。

五十载人生经验,得多少利益,争什么功名,说到底,不过一握烟云。”

“市井滚滚红尘,郊野满满黄沙。一意清明简静,心中开出莲花。”


也有空灵禅意的:

“空山獨坐,孤鴻徘徊。一念落定,有風起來。”


最后看看这千古一问:

“哪個是我?與誰相遇?為何而來?何處可去?”


这些心情感触烦恼纠结牢骚趣味整个就是一个鲜活丰满的现实中人, 以调侃、自嘲、插科打诨的洒脱心态,借了没脸先生的模样, 在这个充满过度包装和矫饰的不太真诚也不怎么诚实也不够公平的繁复世界,躲进内心的山水花树之中, 真实率性滴诉说着食色人间的种种烦恼和平凡众生的纷杂念头,以小画中的灵性自然和小诗中内心独白,为人们营造出梦想中桃园和心中的飞鸿。


老树的画中不仅有长衫先生,灵动的山水,鲜活的花草,也有茫茫冬雪,斜斜春雨,流星闪电,四季景物,行动坐卧,日常物件。连大蒜土豆、洗衣如厕皆可如画。且寥寥几笔, 活灵活现,画里诗间,妙趣横生。


看过老树的作品多了,发现老树系列作品相当精彩。最喜欢有《春日茶事》、《有时候》、《二十四节气》和《致父亲》。


老树不仅仅在诗画里营造桃园,更以他的通透诙谐接地气的讲演引起几亿网民的共鸣。面对镜头,老树拎着一瓶矿泉水,调侃着现场的舞台灯光和自己的光头,观点独特,语惊四座,侃侃而谈,言语间有黑色幽默之风格。


笔者有幸与友人听老树讲起这段讲演的由来。令人惊讶的是:这段初听起来一气呵成的讲演,居然是没有腹稿,临时更改了议题,现场即兴发挥出来的!如若没有重听,连我这个做过老师的,也听不出会有这样的端倪。整个讲演听上去结构严整,论点清楚,语言生动,自然流畅,结尾嘎然而止,干脆利落。可见老树的思维之敏锐,悟道之通透,语言功底之深厚。这段即兴发挥的讲演点击率达到两亿五千万,被网友称为2016年最值得听的讲演。老树也被称为中国活得最明白的人。


老树不仅诗画别致自成一格,业已达到一派天成的境地。他的文章也是文采飞扬。笔者细读的第一篇文章是老树为笔者的朋友、老树的妹子邵峰所写的。老树把邵峰给写活了,那叫一个入木三分、妙笔生花!据说那篇鲜活的文字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难怪老树的那些小诗看似随意自然,信手拈来,却是大雅若俗的简单明快。


早听说,老树原来不止长于丹青文章,摄影也是造诣极高,且是摄影评论业内的大腕级人物。可惜笔者没有见过老树的摄影作品和影评。只是从老树的画中感觉出他超强的构图能力。从老树的书中还得知老树原是真正是博览群书,并对古今中外的艺术大作曾潜心研读品味,甚至学习临摹,并已形成自由通透的视角。难怪他的画里诗内已经没有表达的障碍。


这便是大家的大道若简了。看似随意洒脱的后面,是厚厚实实的积累,日复一日的磨练,追随内心的修炼,不肯停歇的觉悟。终于有了一览众山小,返璞归真,有了通透后的自如率性和本真自然,而老树原有着至诚的性情。于是有了那样的画和那样的诗。


2016年4月26日草于悉尼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哲嘉对话艺术家王兰 《诗与梦的天地》

Shen Jiawei's Tower of Babel

一组写给爸爸妈妈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