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背后 - 画家王兰的故事
在北大荒的晚上,我看见一个橘黄的大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来!那种感动无法言喻!那是大自然的恩赐!自然拯救了我。我所得到的乐趣,来自于自然,从童年、少年、青年,直到现在都是这样。 – 王兰 1 王兰坐在面前,不染发,不雕琢,素衣素衫一派天然。她思路活跃,话语活泼,坦诚真率,笑眼弯弯。和她聊天很舒服。 我们身后是王兰的一张大画。画上凌空一大鸟,口衔一支花。大地之上,村落房舍、花草树渺还有大海沙滩,渺若云烟。这幅名为《幸运的坠落》的大画,是王兰对她脚下的新大陆的印象。画有她的家、她的村儿,她的海,她的花,还有她的幸运。这画占据整面墙,好看,稚拙,意向纷飞,越看越有味道。 配画 可她却直截了当地挑起毛病来:“制作上比较死板,情调上比较甜腻。过于甜美,不符合我的基调。这画只是大,与其他画相比,我并不满意这一张。”王兰对自己的作品褒贬的坦然直率,不遮不藏,可她先生老沈却不这么看。 有人要买这画,王兰爽快的答应了,可老沈偏不干。为保住这张画,老沈甚至声称要用“他的钱”重做画资金来买。对此,王兰笑道,“这不是忽悠我吗?他的钱不就是我的!”人家走后,王兰又与老沈商量数次,老沈坚持不卖,画就这么被老沈强留了下来。 好多人说她的画好,也常有人收藏。王兰只觉得自己的画有人藏有人赏就开心。她低调,不张扬,不宣传,以至于网上她的信息不多。确实有写她的书,那是老沈为她编印的画评集《王兰》。老沈名嘉蔚,是大名鼎鼎的画家,不信您网搜一下,会搜出好多消息,好多画。 配书照片 2 老沈为她编书,王兰却问:“为什么要出书?”老沈答:“为了证明你活过。”王兰却不以为然:“没出书怎么就没活过了,为什么要证明?” 是的,她早已明白,存于天地之前,她不需要也不在乎什么证明。她四岁那年,父母被双双打成右派,小小年纪就被抛到人间鄙视链的下端,被困惑和惶恐所吞没。 王兰在北航大院长大。从北航幼儿园,到附小,到附中,一直到16岁下乡前都在北航大院居住成长。她与北航的缘分更因父亲而终生相连。王兰的父亲是北京航空学院(如今的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八位创始人之一,自建院直至今,一直没离开过北航。 王兰的妈妈是教师,父母本来给了她一个知性温暖的家。可这个温暖的港湾在她四岁那年被一场突然而至的风暴所倾覆。她的父母被双双打成右派,时代的灰落下来,成了压到这个家庭的一座山。巨变让小王兰惶恐、困惑、不安,她不明白自己的父母怎么一下子...